争做“四个示范” 谱写发展新篇——贯彻落实张文琪董事长调研讲话精神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争做“四个示范” 谱写发展新篇——贯彻落实张文琪董事长调研讲话精神专栏
大佛寺矿:“智”筑屏障 超前精准治灾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5-10-30 15:53:31     作者:田文龙   浏览量:13   分享到:

今年以来,大佛寺矿聚焦“超前防治、精准施策”核心战略,围绕地质保障、瓦斯、水害、防灭火、冲击地压及顶板管理六大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工程实效为导向,构建起全要素、多维度的灾害防控体系,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1_副本.jpg

地质保障先行,构建灾害治理“全息导航图”。该矿将地质精准探查作为治灾首要环节,通过“普查+勘探+智能系统”三维联动,实现隐蔽致灾因素“早发现、早治理”。全年累计施工404采区二期补勘钻孔1.6万余米、顶板探查孔6908米、断层探查孔2414米,为采掘工作面扫清“盲区”。建成涵盖测量、透明采掘等9大模块的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系统,形成井下“全息导航图”,实现地质数据融合分析、动态推演及可视化呈现,为精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探索“一孔多用+孔内物探”技术,结合钻孔雷达探测精准定位前方构造,掘进效率提升显著。

2_副本.jpg

创新“1261”模式,实现瓦斯“抽采+利用”双突破。该矿以“提浓提效、超前预抽”为主线,创新瓦斯治理技术与管理模式,推动瓦斯由“灾害”向“资源”转化。通过动态调整抽采系统分配,钻孔延米瓦斯抽采效率由108m³/m提升至112m³/m,抽采效果持续优化。在402采区南翼实施“长距离区域预抽钻孔+超高压水力压裂”工程,覆盖煤量1750万吨,煤层瓦斯含量从4.5m³/t降至3.13m³/t,预抽率提高27.8%。截至10月,瓦斯抽采量达2770万m³,钻孔施工26.8万米,均超计划目标。

3_副本.jpg

“地面+井下”联动,“立体”模式破解水害难题。针对复合煤层顶板水害复杂条件,该矿深刻吸取涌水事件教训,凝练形成“井下疏放+地面抽排+定向探放”立体防治水模式。井下主动探查与疏放,在40203等工作面两巷布置顶板高位探查孔61个,疏放离层水6万m³,实现“治早治小”。通过远距离定向钻探技术,在40216、40205工作面跨区域精准探放采空区积水70万m³,破解远距离积水治理难题。在工作面地表布置抽排钻孔,回采期间实时抽排含水层,结合水文孔动态监测,实现洛河水害“源头治理、可防可控”。

精准卸压+优化支护,筑牢顶底安全“防护网”。该矿聚焦冲击地压与顶板风险,通过“预裂爆破+工艺优化”,实现“源头卸压、安全掘进”。在4034上04、40203工作面及4煤西翼辅运巷实施顶板预裂爆破,有效降低巷道变形量与冲击风险,实现“零冲击”。创新小断面掘进面“迎头卸压钻机”工艺,施工人数由4人减至2人,破解设备“会车”难题。创新实施顶板支护体系优化,采用工作面顺槽内错布置、小煤柱护巷等设计,结合“见方”区域、构造带超前加强支护,同步推进巷道维修“化整为零”策略,顶板稳定性全面提升。

科技赋能治灾,安全护航发展。下一步,大佛寺矿将持续深化科技兴安战略,聚焦智能化升级与技术迭代,推动灾害治理向“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迈进,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坚实基础。(田文龙)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