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挖潜创效”专栏
今年以来,生产服务中心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全力冲刺、不断突破。目前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自主攻克重大科研项目2项,完成修旧利废项目157项,节约成本701.66万元,在降本增效之路上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
思想“加”码,推进党建与创新深度融合。中心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培育,通过系统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形势任务教育、“降本增效·从我出发”主题演讲等活动,不断强化“一切成本皆可控”“过紧日子是为了过好日子”的价值观念。积极将“红色引擎”嵌入创新链条,构建“党委统筹—支部攻坚—党员领题”三级创新体系,依托“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组织开展“降本增效做先锋”等常态化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中打头阵、作表率。截至目前,由党员牵头完成的创新成果达12项,解决生产现场难题8项,真正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外委“减”少,自主维修能力显著增强。面对设备维修长期依赖外委、成本高、周期长的痛点,中心打出“自主化+精益化”组合拳。一方面,严格执行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采用“视、听、触、嗅+仪器仪表”综合巡检法,落实“定人、定机、定时”专业化保养制度,使设备故障率较去年降低40%。另一方面,大力倡导自主维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途径,积极借鉴先进企业的设备管理与检修经验,持续完善检修工艺和标准,显著提升了在复杂设备故障诊断与系统性维修方面的能力。同时,聚焦变频调速一体机等关键设备开展自主维修与技术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
聚“乘”效能,以重大项目驱动创新效能倍增。中心紧扣“四化”建设主线,积极融入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起以“弥宏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枢纽,跨部门、跨专业协同的科技攻关网络,发挥乘法效应,依托“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重大技术项目落地。“三机槽体换板再制造”项目实现了中底板自动化割焊,效率提升4倍,人员投入减少50%;“多管径喷涂生产线改造”通过工装创新,将不同规格钢管的切换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0.25小时,单根管路喷涂加工效率提升30%。此外,中心还积极拓展立柱切削密封加工、防脱连加工等新业务,持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去“除”繁冗,群策群力构建全员创新生态。破除职工“旁观心态”,通过完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技术考评委员会章程》等制度,鼓励职工聚焦设备改进、工艺优化、效能提升等方面,着力破除制约生产的瓶颈障碍,建立“年度考核—绩效激励”闭环机制,将“金牌技工、技术先锋”季度评选、技术比武等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有效激发职工创新热情。今年以来,一线职工提出并实施“五小”创新54项,彬长科技、竞技台等投稿39篇。泵站滤芯清洗再利用、掘进机回转支承修复等“金点子”落地见效,真正实现了“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生动局面。
“紧日子”考验责任担当,“好日子”见证发展智慧。中心正以“加减乘除”的实践智慧,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以主动攻坚、务实奋斗的“紧日子”,拼出效益提升、后劲充沛的“好日子”!(满栋)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