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
祁传西:以营销思维赋能生产 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03 16:21:45     作者:祁传西   浏览量:6   分享到:

按照陕煤集团党委关于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就如何“用‘营销’思维抓‘生产’”,我将结合发电行业的实际特点,从三个方面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洞察时代脉搏,精准把握核心要义  

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对于能源行业,特别是发电企业而言,深刻理解并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谋划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深刻认识能源革命的澎湃浪潮。“双碳”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入了快车道。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从远景规划变为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这意味着,传统且以单一发电量为导向的生产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火电企业,尤其是燃煤电厂,其角色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从过去的主力基荷电源,逐步向提供可靠容量支撑和灵活调节服务的“压舱石”与“稳定器”转变。

其次,要敏锐捕捉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趋势。随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计划电”的份额逐步缩小,“市场电”成为主导。电价的形成机制日益复杂,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补偿机制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发电企业不再是简单的“发电-卖电”生产者,而是需要积极参与市场交易、精准报价、管理风险的“市场经营者”。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时代要求发电企业,必须打破“重生产、轻经营”、“只管发、不管销”的固有思维,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面融入电力市场体系和能源发展新格局中。必须以营销思维重新定义和优化生产流程,要让我们的发电机组不仅“发得出去”,更能“发得划算”、“发得及时”、“发得符合市场需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获取效益。

二、深耕“三个融入”,确保政策落地提质增效

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要将“用‘营销’思维抓‘生产’”从思想共识转化为实际成效,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推动营销思维与生产管理的深度融合。

(一)将市场敏感度融入生产计划制定,实现“按需生产”。

传统的生产计划制定,多以机组额定容量、燃料供应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市场动态的精准预判,往往导致“发电易、卖电难”或“高峰缺电、低谷弃电”的被动局面。用营销思维抓生产,首先要重构生产计划制定机制,建立“营销-生产”联动会商制度,让市场信号成为生产计划的“指挥棒”。

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市场信息共享机制。营销部门需定期向生产部门通报电力市场交易情况,电网调度的负荷预测数据等;生产部门则要结合这些信息,对机组发电能力、燃料消耗成本、环保排放指标进行精准测算,共同制定“量价兼顾、效益最优”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要针对特殊用户需求制定定制化生产方案。随着产业升级加速,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电压频率的精准度要求极高,甚至对电力的“绿色属性”(如绿电认证)有明确需求。针对这类用户,营销部门要提前与用户对接需求,明确供电可靠性标准、绿电供应比例等,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电力产品。

(二)将成本管控力融入生产过程优化,实现“提质降本”。

在当前燃料价格波动较大、环保成本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将营销端的成本管控思维融入生产过程,是提升电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首先,要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思维优化设备管理。用营销思维优化设备管理,就是要将设备视为“可创造价值的资产”,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成本核算与管控。在设备维护方面,通过建立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根据设备实际工况制定维护计划,避免“一刀切”式的定期维护,既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护成本,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其次,要以“精细化能耗管控”降低生产边际成本。电力生产的核心是能源转换,能耗水平直接决定了发电成本。我们要将营销端对“成本敏感”的意识传递到生产一线,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能耗管控的参与者。

(三)将服务竞争力融入生产质量提升,实现“以质取胜”。

在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作为一种同质化产品,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服务”上。用营销思维抓生产,就是要将“用户满意”作为生产质量的最高标准,通过提升生产质量来增强服务竞争力,让“可靠、清洁、高效” 成为核心品牌标签。

生产部门要将环保指标作为生产质量的硬约束,严格落实环保排放标准,同时加快推进环保改造与节能技术应用。此外,我们还要联合营销部门,将清洁生产成果转化为品牌优势,通过发布年度环保报告、公开碳排放数据、申请绿电认证等方式,向市场传递“绿色发电”的理念,吸引更多对环保要求高的用户选择我们的产品。

三、强化“三个保障”,为政策提供坚实支撑

要确保以营销思维赋能生产的理念不跑偏、实践不走样,必须强化以下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优化体制机制。审视现有组织架构是否适应市场化竞争需要。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或增强现有经营部门的职能,负责市场分析、交易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等。改革以发电量、安全生产为主要指标的传统考核体系,建立融入经济效益、市场收益、成本控制、服务品质等指标的综合性绩效考核体系。

(二)强化人才保障,激发内生动力。加快既懂电力生产又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交叉培训、岗位轮换、项目锻炼等方式,让生产骨干了解市场,让营销人员熟悉生产。构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电力市场规则、数字化技术、碳交易等新领域知识。建立知识分享平台和机制,将优秀的市场案例、操作经验、分析模型进行沉淀和推广。

(三)强化党建保障,把稳发展方向。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双碳”目标等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围绕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攻关项目”等活动,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抢发电量、优化运行、降低成本、开拓市场、保障安全的具体实践中。

前路充满挑战,但也机遇无限。让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将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开创文家坡发电公司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文家坡发电公司副总经理 祁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