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长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彬长新闻
李科院:厚植“乙方”思维 提升“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5-08-19 10:12:14     作者:李科院   浏览量:154   分享到:

编者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战略性、方向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四种经营理念”作为集团“奋进者”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践行,反映了集团20余年来发展实践的深厚积淀,深化了对经营管理的规律性认识,顺应了应对煤炭经济下行的现实需要。

为推动“四种经营理念”走深走实,贯穿在各单位、各部门、各区队、各车间、各班组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按照集团有关要求,公司拟在4月至10月,分阶段、分主题组织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旨在带动公司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务实创新、实干担当,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战略定力应对市场变量、以行动落实促进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彬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干部职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获,大力营造“争做四个示范,创建一流企业”的浓厚氛围。


厚植“乙方”思维 提升“服务”效能

胡家河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李科院

“乙方”思维的核心,是跳出“管理者”的固有框架,以“服务者”的姿态走进职工心坎;“服务”效能的关键,是把职工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将企业的关怀送至职工心坎。作为煤矿企业来讲,服务质效不仅关联着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更牵连着矿井安全生产及高质量发展根基,而精准高效的服务投入则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减负增效”。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持续深化“乙方”思维,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我为职工办实事”清单落地,相继完成井口暖心餐屋升级,职工宿舍修缮、浴室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一点点浸润着职工的心田,让“主人翁”的归属感在日常点滴中愈发浓厚。

一、立“乙方”思维破“甲方”惯性,让服务方向对准职工需求与企业效益

在传统管理思维中,“企业提供什么,职工接受什么”的“甲方”心态,往往让服务供给与职工需求背道而驰,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民生举措,很难真正触达职工的真实需求。要突破这种困境、提升服务效能,首先必须要做的便是完成角色的转换,即主动打破“甲方”固有的俯视视角,把“管理者”的身份悄然藏在服务的细节里,让“服务者”的姿态清晰地站在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树立“乙方”思维,首先要建立常态化的需求捕捉机制。例如,搭建职工“需求直通车”平台,方便职工随时反映问题和建议;带着具体问题走进车间班组、食堂宿舍,用“拉家常”式访谈代替填表格式调查等等,多种形式动态追踪不同年龄段、岗位职工的真实诉求。这种精准对焦,能让企业把资金集中投在职工最需要的地方,当企业提供的服务与职工需求同频共振时,看似细微的举措也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让职工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同时也通过资源最优配置降低管理内耗,为经营管理“降本提效”注入动能。

二、用“细节温度”解“急难愁盼”,以优质服务对接职工需求和企业管理

后勤服务中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关键小事”,在职工心中件件都是牵动情绪的“头等大事”。今年,我们重点聚焦职工“吃、住、洗、行”等高频需求,以“乙方”思维深耕细节,坚持花小钱办大事,既让服务暖到心坎,更通过职工满意度提升优化管理效能。

(一)让“舌尖上的关怀”更对味

“食堂不仅要管饱,更要管好、管暖。”我们摒弃“食堂做什么职工吃什么”的固化模式,打造“职工点单、食堂接单”的互动机制。一是建立“菜谱动态调整库”,每周根据职工投票结果更新菜品,引入地方特色美食,既满足职工多元口味,又通过精准采购减少食材浪费,节省资金。二是开设“健康饮食窗口”,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职工提供低盐、低糖餐食,并标注食材营养成分,零额外投入却让特殊需求职工吃得安心。三是延伸服务链条,在井下作业面设置“爱心餐盒存放点”及井口常备冰镇绿豆汤,尽可能为职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从而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让“宿舍里的温馨”更贴心

宿舍是职工“第二个家”,住得舒心才能工作安心。我们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居住体验,同时规范宿舍管理。一是建立“30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维修机制,职工通过微信小程序报修后,维修人员半小时内回复,当天解决水龙头漏水、电路故障等常见问题,提高维修效率,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二是优化宿舍配置,为高技能人才安排单间宿舍,根据职工休息时间安排地面施工,避免影响职工休息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三是培育“宿舍文化”,开展“最美宿舍”评选,鼓励职工布置绿植、张贴全家福,零投入让宿舍有了“家味”,职工自觉爱护公物,管理成本大幅下降。

(三)让“升井后的放松”更畅快

澡堂和洗衣房是职工结束井下劳作后的“解压站”。我们从“职工体验”出发,持续升级服务:一是错峰调配资源,根据井下各班次升井时间,分时段更新澡堂泡澡热水,高峰时段增派保洁人员清理地面、补充沐浴用品,避免拥挤混乱。二是提升洗衣效率,新增10台工业洗衣机和烘干机,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实行“分班收送”制度,确保职工工作服“当天送洗、次日领回”,并增设“缝补服务角”,为破损衣物提供免费修补服务。三是细节处显关怀,在澡堂设置“暖心储物柜”,更衣室配备取暖器,让职工从井下到井上“一路温暖”。

三、以“常态机制”固“服务成效”,让幸福生活和企业发展同步升温

“乙方”思维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久久为功的常态。我们通过制度固化、渠道畅通、文化浸润,让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既让“幸福家园”的温度只升不降,又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不断优化,实现花少钱办大事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职工满意度”闭环考核机制。每月对食堂、宿舍、澡堂等服务进行满意度测评,将结果与后勤人员绩效直接挂钩。设立“满意窗口”,对连续三月排名靠前的窗口给予奖励,对差评较多的岗位限期整改,让“职工满意”成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倒逼服务管理更高效、更经济。

二是打造“一站式”诉求响应平台。依托钉钉工作群搭建后勤服务微平台,职工可在线报修、提建议、查进度,平台实行“接单—处理—反馈—回访”全流程跟踪,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如宿舍网络信号弱、食堂餐具清洁不到位等,成立专项小组深挖根源,从制度上优化流程,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杜绝“雨过地皮湿”现象,提升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是培育“共建共享”的家园文化。通过宣传栏、短视频等载体,宣传“文明职工”“互助标兵”的先进事迹,让“胡矿是我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组织“矿兴我荣,矿衰我耻”主题活动,邀请职工参与食堂菜谱设计、宿舍环境改造等,让每个人都成为“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受益者。

厚植“乙方思维”,是用有限的资源为职工创造最大的幸福;提升“服务效能”,是让职工幸福感转化为高效发展合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职工呼声”为信号,以“职工满意”和“企业效益”为双重目标,用更细致的服务、更务实的行动、更经济的方式,让“幸福家园”的暖意化为攻坚克难的锐气,推动胡家河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