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百日安全行动】胡家河矿:“精细化”破题攻坚 助力安全效能双跃升
发布时间:2025-09-05 15:07:54     作者:潘森 程伦   浏览量:115   分享到:

近期,胡家河矿锚定“精细化”管理攻坚目标,构建“四阶段推进、全专业覆盖、严考核激励”工作体系,通过高位部署、协同联动,将精细化管理要求贯穿安全生产全流程,推动安全管理、生产组织、设备运维等工作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迈进,实现安全水平与生产效率双跃升。

第一段_副本.jpg

高位部署 标准先行筑根基

精细化破题,标准化筑基。为让精细化管理从“理念”层面落地为“实践”,该矿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矿领导班子成员、部门(区队)负责人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区队协同落实”的责任链条。同时,在生产技术管理部设立创建管理办公室,统筹督导精细化建设、检查验收及考核奖惩工作,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组织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让标准‘看得见、摸得着’。”该矿综采队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关键。该队率先修订《综采队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将巷道美化、物料码放、设备亮化、工程质量四大类28项工作拆解为量化“硬”指标。电缆管路悬挂横平竖直、间距误差≤3厘米,物料码放分类归位、标签标注清晰准确率100%,支架初撑力达标率不低于98%,每一项操作都有明确的“标尺”衡量。同时,实行“日检查、周考核、月评比”,每周召开专题会梳理问题、优化措施,形成“制定标准—执行落实—检查考核—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彻底告别“凭经验、靠感觉”的粗放模式。

第二段_副本.jpg

分段推进 精耕细作见成效

当前,该矿各部门、区队已全面进入精细化管理“战备状态”,围绕阶段目标制定具体推进计划,逐步推动精细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来到井下1#候车硐室,蓝、红、白三色墙体清爽靓丽,规章制度、安全文化系列牌板整齐吊挂,消防箱、沙袋等标志牌统一编码,重要设备外围红色警戒线格外醒目——该矿运输队聚焦“辅助运输系统”示范点创建目标,针对辅助运输“点多、线长、面广”的特性,重新修订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巡检标准,每班专人负责管线除尘、积水抽排;同时突出岗位末端管理,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日常化”,引导职工“知标准、学标准、用标准”,要求职工作业前预判风险、规范操作,让流程化、步骤化的操作成为习惯。此外,该队还建立动态达标机制,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从作业环境、风险隐患、规程落实等方面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筑牢“精细防线”。

目前,该矿围绕采煤、掘进、机电、防尘等12个专业,制定了专项提升方案,同步明确责任单位及施工标准,确保“专业有特色、管理有亮点”。

第三段_副本.jpg

精准施策 细节入手解难题

精细化管理不仅体现了井下生产现场,同样渗透到水质保障的“毛细血管”。该矿水处理运营中心生活污水处理站通过“精细化”区域管理,让二沉池设备运行水平显著提升,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回用。

在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该中心将责任细化到每个班组、每位职工,提出“不放过一个阀门、一节管道、一处墙角”的硬性要求,以日常巡检为抓手实现运维无死角。针对夏季二沉池斜板区绿苔滋生快、影响出水水质的难题,经过多次观察分析,精准锁定“水温升高、太阳光照过强”两大诱因,迅速制定解决方案,一方面在斜板区加装遮阳棚减少直射,另一方面将次氯酸钠消毒点前移抑制藻类营养物质。经过一周运行观察,斜板区绿苔滋生明显减缓,出水水质持续稳定,水质管理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从制度建设到现场落实、从井下生产到地面环保,作为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综合管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胡家河矿正以“精细化”为笔,在安全生产的画卷上勾勒出更严谨、更高效、更坚实的发展图景,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潘森 程伦)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