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百日安全行动】告别登高作业!胡家河矿“可移动支架”开启井下监控运维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10 15:54:30     作者:王盼婷 孙艳涛   浏览量:57   分享到:

近日,胡家河矿自主研发的“可移动式工业视频监控支架”在402104工作面正式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监控支架固定难、安装久、风险高、运维繁琐等问题,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安全水平,成为该矿推进减人增效和本质安全建设的生动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901180904_2459_89_副本.jpg

工业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为矿井安全生产的“千里眼”,但传统固定式支架在进行安装、调试、清洁或维修时,作业人员往往需要借助登高梯或脚手架,在井下狭窄、昏暗、湿滑的环境中反复攀爬,不仅效率低下,还面临坠落、磕碰等安全风险。针对这一痛点,该矿迅速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深入分析作业场景,最终提出“让支架‘低头’,不让人抬头”的改造思路。攻关小组通过测量402104工作面两顺槽防冲把口处巷道断面,确定了支架的合理高度与宽度,利用横竖钢管焊接加固原有支架,再通过抱箍将其灵活固定于防冲牌板架上。

新支架不仅实现了监控设备平稳移动和可靠固定,还显著降低了安装高度,避免了影响巷道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弊端。如今,运维人员站在地面即可轻松完成设备下放、拆除、移位、清洁等全部操作,彻底告别登高作业。

“现在维护监控,我一个人就能搞定,擦拭镜头、更换零件就像在桌上干活一样简单安全!”刚完成作业的职工小张说道。

据统计,此款可移动支架投用后,监控运维作业将完全杜绝登高操作,单次维护时间从原来的平均50分钟缩短至20分钟,运维人员由2人减少至1人,工效提升50%,全年可消除采掘面登高作业风险点20余处,减人增效与安全保障成效显著。

这一小改小革的背后,是该矿始终坚持“安全优先”、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深刻体现。近年来,该矿积极倡导职工从“减少一次风险、节省一分钟”的细节入手,鼓励开展“小发明、小改造”,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流程优化,不断提升现场安全水平,夯实矿井安全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防线。(王盼婷 孙艳涛)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