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老王,回顺钻机开关掉电了,赶紧过来看一下!”井下联络电话那头的声音几乎撕裂了巷道里的沉闷空气。老王心一沉——卸压孔施工点地质条件复杂,断层交错、褶曲纵横,钻机每多停一分钟,岩层深处积聚的地压就多一分释放的危险。
但多年井下电工的本能,让他的声音稳得像巷道四壁的岩层:“知道了,几号钻机?我先说清楚:必须停电验电、挂牌上锁;必须专人看护;必须环境达标。规矩,一步都不能少!”
老王带上徒弟小张,拎起沉甸甸的工具包冲向现场。巷道深处,生产班的工友们早已急得团团转:“老王!能不能破个例?这地质情况你也知道,晚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老王充耳不闻。矿灯刺破黑暗,他仔细检查开关柜周围——顶板是否完好、有无淋水、空间是否足够。小张紧跟其后,逐项执行停电、验电等标准动作。“师傅,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小张低声说。老王手中的矿灯定格在开关柜的接地线上:“之前,我师傅也教过我同样的话——井下的每一条规矩,都是用命换来的。抢时间,靠的是熟练,不是减步骤。”
直到亲手挂好检修牌,将冰冷的闭锁挂锁“咔嗒”扣紧,老王才俯身打开开关盖板。“水?!”小张倒吸一口凉气。盖板内侧凝结着颗颗水珠,绝缘腔内壁已浸透湿痕。这一幕让所有人瞬间沉默——一旦带电检修,湿气与高压电相遇的后果,不堪设想。
刚才还催促的工友们脸色煞白,巷道里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老王已经埋头处理起来。他仔细擦干每一处水迹,每一个触点都被擦得锃亮。动作沉稳利落,就像他多年来重复过无数次的那样。
钻机重新启动的轰鸣声响起时,老王抬起右手,一道疤痕在矿灯光下格外清晰:“这疤,是‘再急也不能省流程’的印记;是‘再险也不能越红线’的警告;是‘再熟也不能忘教训’的提醒。”
轰鸣声穿透了地底沉重的黑暗,老王站在微凉的巷道里,凝视着自己右手上的伤疤。这道刻进血肉的印记,无声却深刻,是他要用整个职业生涯去诠释的答案——在百米井下,对生命的守护,就藏在每一个不容折扣的规程里。(胡家河矿 高富鹏)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