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大佛寺矿聚焦小煤柱联合布置工作面安全开采,深入开展瓦斯与火协同治理技术研究,顺利攻克小煤柱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我们通过深入开展系统攻关,构建起了完善的小煤柱联合布置工作面瓦斯与火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形成了双重核心防控架构。”该矿通风管理部经理李建华介绍。
该矿坚持“灾害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理念,超前研判灾害风险,积极构建小煤柱及上覆采空区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实时监测-精准抽采-分段惰化”精准防控体系,通过“立体封堵、区域联合注氮、精准控制抽采”等创新措施,实现煤自燃发火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预警与防控。针对极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影响,建立卸压瓦斯综合治理体系,根据4煤工作面与上覆采空区采煤工作面的不同隔厚,实行“分区段”治理,确保工作面卸压瓦斯得到精准抽采,从源头上遏制瓦斯聚集风险。大力推进大区域预抽工程,在402采区南翼预抽巷实施“长距离区域预抽钻孔+超高压水力压裂”工程,累计施工钻孔进尺8.16万米,抽排瓦斯量达2200万立方米,煤层瓦斯含量下降27.78%,为工作面安全回采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该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推动瓦斯治理向“数据驱动”转型。引入钻机开孔定向仪,实现钻孔方位角和倾角的精准控制,保障钻孔靶向施工;采用随钻轨迹测量装置,通过“随钻检测-数据分析-动态优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钻孔施工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配备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仪,实现井下瓦斯含量的快速直接测定,不仅降低传统测定装置的运输损耗,还大幅提升测定精度,为瓦斯治理精准施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通过以上有效举措,顺利攻克了小煤柱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填补了小煤柱联合布置工作面瓦斯与火协同治理技术空缺。该矿将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探索4上煤开采期间4煤卸压瓦斯拦截抽采技术,不断提升矿井灾害治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冯春朋)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