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杜昭随笔:在那群山之巅
发布时间:2025-10-09 16:09:36     作者:杜昭   浏览量:80   分享到:
国庆期间,我专程前往四川,挑战了人生第五次登山运动——海拔5095米的“翡翠之眼”。这座山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境内,毗邻四姑娘山双桥沟,隶属于邛崃山脉支系,也是我至今攀登过的海拔最高的山峰。
登山途中的景致随海拔逐渐变化,起始路段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随着高度攀升,林木慢慢过渡为低矮灌木,行至山顶附近,灌木已变得稀疏零散。路况同样充满挑战,不仅有多处临崖路段需步步谨慎,还穿插着涉水泥浆路与碎石路,每一步都需集中精力。好在历经7小时的攀登——漫长到足以让人感受体力的极限,又短暂到让沿途风光转瞬即逝——在向导与同行游客的互帮互助下,我最终成功登顶。当亲手挥舞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难以言喻的喜悦所取代。
这一路的收获,远不止登顶的成就感。我沉浸式欣赏着高原特有的自然风光,从山间穿行的牛群旁路过。攀登间隙,曾坐在山路旁的巨石上休息,抬头撞见漫天明亮的星空,凉爽清冽的山风拂过周身,那一刻,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与星夜笼罩下的山川静静对话。
我曾对着群山轻声发问:“登山为何如此艰难?”
山间仿佛传来回应:“你登山的历程,恰似人生之路:前段一路向上,越靠近‘顶峰’,道路越陡峭,过程越煎熬,即便抵达峰顶,短暂停留后,终究要踏上下山的路。”
听罢,我豁然开朗,人生前半段,我们为各类目标奋力拼搏,可即便抵达再高的“顶峰”,所得之物也终将如昙花一现,难以长久留存。真正珍贵的,是攀登途中的点滴,是路边的一草一木、山间的一桥一水,是陌生人一句暖心的鼓励,是在悬崖陡坡前难以前行时,身旁伸来的那只有力的援手,更是始终陪伴左右、并肩攀登的同行者。
在那群山之巅,我留下的不仅是成功登顶的喜悦,更有对这片山川溪流的敬畏,以及对每一双搀扶之手的深深感激。(小庄矿 杜昭)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