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大佛寺矿地质条件复杂,多种灾害耦合叠加。近年来,随着矿井的不断开采,工作面频繁遭遇断层及夹矸带,对煤质稳定和经济效益构成严峻挑战。面对断层带煤层破碎、矸石混入率高、块煤率下降等问题,该矿以市场为导向,将煤质管理作为提质增效的核心抓手,通过生产源头优化、洗选工艺革新、全流程管控等举措,全面提质创效。
源头把控、精采细放,减少破碎损耗。该矿动态调整采煤工艺,根据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灵活调整采高及采煤机运行参数,保持匀速割煤,减少顶底板矸石混入,减轻洗选系统压力,提高洗选效率。矿领导带班紧盯断层区域,技术员每日分析煤质数据,对异常波动启动专项整改。加大对井下原煤的考核力度,严格排查运输系统,对溜煤眼、转载点等缓冲装置进行优化,保证缓冲及防破碎装置有效,降低块煤转载运输过程冲击破碎发生率。
洗选加工、装备升级,技术创新提升分选效率。该矿引入重介浅槽分选设备,大幅降低矸石带煤量;改造脱粉车间,推进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实现自动控制与减人提效。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筛面密度,优化脱泥筛参数,提升末精煤洗选效率。严格落实选煤业务“十项考核”,要求选煤厂根据入洗原煤质量状况,掌握好入洗量和药剂配比,煤质不达标严格考核处罚,若发生煤质事故,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追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提高商品煤发热量。
动态监测、全流程管控,数据驱动与考核激励并重。该矿建立煤质预测预报体系,对采掘工作面煤质进行日采样、周分析,联动调整生产计划,将煤质指标与区队绩效挂钩,奖优罚劣。每天通报块煤产量、产率,以块煤产率和含矸率为考核依据,对采煤队进行日考核,对生产技术部、机电管理部、调度指挥中心及销售部进行月度考核。一季度,该矿煤质实现块煤产率从5%提升至14%,煤泥产率5.7%,矸石产率22.7%,重介矸石带煤率1.1%。
该矿将持续推进“应改尽改”工程,强化煤质全流程管控,探索煤泥资源化利用,实现煤质管理从“合格达标”向“品牌溢价”转型跨越。(田文龙)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