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生产组织协调能力逐步增强、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上半年,面对煤炭市场持续承压、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孟村矿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从强化灾害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着手,抢前抓、早落实。截至6月27日,生产原煤26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4.7%,掘进进尺4044米,完成年度计划的50.5%,顺利实现“双过半”,交出一份过硬的“期中答卷”。
强化灾害治理 筑牢安全防线
在“摒弃‘他文化’,我们是一家”的理念引领下,该矿在生产和灾害治理方面形成了良好互动,实现了“治灾为生产服务,生产为治灾创造条件”的良好循环。
破壁:织密“我的责任”网络,根治推诿痼疾。该矿各单位组织作业前充分综合考虑防冲、通风、防灭火、防治水等因素影响,确保“事事有人管、衔接无缝隙、责任不悬空”。同时针对“治理是专业部门的事”“生产是采掘区队的事”等“他文化”观念,明确采掘区队不仅负责生产,更需主动配合防冲卸压工程、维护防火防尘设施,将“配合”升格为“分内之责”。
立新:推动“治理工程同样为核心生产工序”理念落地生根。该矿将瓦斯抽采、防冲卸压、探放水、防火、注浆、注氮等灾害治理工程,纳入采掘区队日常生产计划和管理的核心环节,要求其与截割、支护同等对待。从修订相关作业规程和考核细则着手,从上而下彻底摒弃“治理耽误生产”的陈旧思维,在制度层面确立了“治理保障生产”的铁律。
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高效联动。为根治灾害治理与生产组织“两张皮”、部门间信息不通责任不清的“他文化”痼疾,该矿构建了统一风险监控平台,整合全矿灾害监测数据,实现风险信息可视化,共享与实时直达,彻底打破“信息私有”壁垒,让各部门从“自扫门前雪”转向“风险共治”,建立并刚性执行基于动态风险评估的弹性生产机制,赋予现场人员“紧急叫停权”,从根本上杜绝了“抢产量、轻安全”的冒险行为。
此外,该矿根据各掘进工作面赋存条件及人员素质不同,采取“一面一策”方案,引进TBM掘进系统、创建“久益掘锚一体机”快掘系统、“锚杆台车+综掘机”及EBZ300岩巷掘进系统,并在掘进正规循环、施工组织、支护参数优化上努力寻找着力点。截至目前,该矿上半年综合单进同比提升20%。
深化降本增效 提升经营效益
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该矿创新求变,深化拓展“四种经营理念”,不断深入挖潜,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在“降”字上深挖潜力,在“增”字上精准发力,通过源头管控、精细管理、修旧利废等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降本“铁算盘”,激活增效“新引擎”。
面对煤层赋存条件复杂、断层构造多变等挑战,该矿构建了“采-洗-储-运”全流程管控体系,从生产源头入手,不断优化掘进工艺与设备配套,充分利用矿山压力、支架反复支撑顶板弱化顶煤,采用一采一放、尾梁上下摆动、插板来回伸缩、见矸关窗和多轮间隔顺序相结合的放煤工艺,最大限度回收顶煤,回采率达到了85%以上,并对运输皮带及转载机等关键设备进行防尘喷管理,严格落实“开机送水、停机停水”,最大程度降低原煤水分含量。
同时,该矿围绕“减矸、水、除杂”煤质管理思路,加大对各采掘工作面煤质采样、化验和分析频次。在全断面喷雾处加装防水棚,减少淋水进入皮带煤流系统概率,原煤含水量大幅降低。同时,做好井下原煤运输,矸石采取分装分运方式,确保煤矸“各行其道”,在原煤运输皮带上设置除铁器,对生产铁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原煤质量层层提纯。商品煤发热量达5598大卡,精煤产出率78.08%,矸石产出率9.89%,矸石带煤率1.38%,各项指标均达到公司考核标准,实现了商品煤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王忠德)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