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今年以来,救援中心严抓“导师带徒传经送宝、技能传承精准发力、实战实训闭环增效”三项核心举措,积极构建“传练战”三维坐标系,精准绘制救援能力“等高线”,为队伍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导师带徒传经送宝,构建技能传承 “强磁场”。“氧气瓶互换操作时,一定要按照规范操作,特别要注意外壳连接处卡扣的拆卸和安装,救援没有‘差不多’,只有‘零误差’,细节决定救援成败……”中心主任党力在实训现场边示范边强调关键步骤。中心推行“机关管理人员下中队”帮扶机制,重点围绕技术、仪器操作、应急处置等核心技能开展“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学”活动,不断将“真教真学、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引向深入,进一步把脉问诊查漏补缺,精准施策破解难题,助力队伍实现提质强能目标。
苦练技能精准发力,打造实战教学“移动课堂”。“灾区探察时,要注意气体检测仪数值波动规律,0.1%的甲烷浓度变化可能预示潜在风险……”在模拟巷道实训现场,分管战训副主任杜营科带领着指战员进行瓦斯涌出处置推演。创新救援微课堂常态化、实操带训场景化、案例复盘深度化“三维练兵”模式,每日开展10分钟救援微课堂,分享实战经验;推行实操科目“老队员+新队员” 搭档机制,全程示范易错环节,并实时纠错;每周开展典型救援案例“全流程复盘”,实现“一案一总结、一总结一提升”的经验转化效能。
实战实训闭环增效,锻造应急处置“硬实力”。“必须把每一次演练都当作实战!每一秒的延误,在真实事故中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中队长彭德鑫在战后总评会上掷地有声地警示。构建“实训—评估—改进—再实训”闭环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全灾种+双盲”全流程实战实训演练,演练过程中对队伍的应急响应速度、救援方案制定、装备使用效率、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及时发现指战员在技能水平、心理素质、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不断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救援中心将持续巩固“传练战”体系,通过常态化“回头看”与精准化“向前走”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激发队伍“潜能”,发挥队伍“动能”,构建起“训练有标准、改进有方向、成长有路径”的管理体系,为应对 “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需求提供强劲的人才动能和能力支撑。(马京 龙攀攀 张台)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