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个示范” 谱写发展新篇——贯彻落实张文琪董事长调研讲话精神专栏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在技术突破、管理革新、人才培育等领域探索攻坚,全面激活创新“引擎”,精准破解发展瓶颈,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 锻造发展“硬核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该矿紧扣“123775”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以“体系建设、共享交换、均衡发展、集群融合、常态运行”为主线,先后完成综合自动化平台扩容、网络安全防御设备部署、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集控系统改造等项目建设,并积极引进超声辅助水力压裂、自动风门等前沿技术设备,加快围岩主动控制、全自动钻锚支护、顶板矿压监测、绿色低碳、智能采掘、智能监测监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落地应用,全力攻克制约生产的“卡脖子”难题。
与此同时,该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深化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煤科工集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联合研发适配矿井复杂地质条件的专项技术,推动矿井生产向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方向迈进。截至目前,共计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科技论文15篇。
深化管理创新 激活增效“动力源”
该矿以“13510”安全管理体系为抓手,扎实推进NOSA安健环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度融合,实施岗位本质安全环境创建、严规范反“三违”、井上下全域标准化“三大提升工程”,构建起“井下精细化、地面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有力保障矿井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有序。创新实行“两周三查”总经理月度专项排查工作机制,开展网格化、地毯式隐患排查整治,实现自查隐患数量精准管控、质量显著提升,同类隐患发生率较往期下降32.3%。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智能分析判断、风险预警预测,实现了“减员、提效、增安”的目标。
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聚焦严控成本、挖潜创效,通过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优化投资支出结构、推进节能降耗等系列举措,梳理形成了26项可落地、可量化的举措,截至8月底降低成本1217万元,增加效益1712万元。
优化人才培养 筑牢创新“蓄水池”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人才则是创新的源泉。该矿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积极践行“党建引领、人才驱动”的科技人才培养、选拔、晋升机制,充分依托职工实操培训中心、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岗位技术比武、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化载体,构建“业务大培训强基础、岗位大练兵提技能、素质大提升促发展”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助力职工安全意识与业务能力同步提升。截至目前,矿井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59.3%,取得职称或技能等级认证人员占比达77.2%,其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7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9.8%,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同步修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工作奖励标准,定期对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突出科技创新人才进行表彰奖励,让科技创新人才“有位子、有面子、有荣誉、有收益”,推动群众性创新在矿区蔚然成风。深化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积分考核评价工作,实行“一人一表、一人一档、全程跟踪”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展全流程量化考核,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促使更多优秀人才竞相涌现,为矿井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
下一步,该矿将持续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为彬长集团打造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贡献胡矿力量。(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