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长新闻
编者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战略性、方向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四种经营理念”作为集团“奋进者”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践行,反映了集团20余年来发展实践的深厚积淀,深化了对经营管理的规律性认识,顺应了应对煤炭经济下行的现实需要。
为推动“四种经营理念”走深走实,贯穿在各单位、各部门、各区队、各车间、各班组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按照集团有关要求,公司拟在4月至10月,分阶段、分主题组织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旨在带动公司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务实创新、实干担当,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战略定力应对市场变量、以行动落实促进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彬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干部职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获,大力营造“争做四个示范,创建一流企业”的浓厚氛围。
厚植“四种经营理念”用“紧日子”过“好日子”
彬长矿业集团总工程师 相里海龙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波动和国内经济转型压力,党中央明确提出“习惯过紧日子”的战略要求,这一政策导向既是应对财政收支矛盾的现实选择,更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主动变革。过去两年来,陕煤集团深入贯彻这一战略要求,适时提出了“四种经营理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引入了管理的一江春水。彬长公司作为能源保供主力军,深悟“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统一:既是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培育发展韧性,更是以“精打细算”的治理智慧践行“国之大者”。要以“钢钎凿石”的坚韧毅力,推进管理升级,以“颗粒归仓”的精细管理,重塑成本管控,在战略聚焦与战术创新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作为公司负责技术管理的班子成员,我深刻认识到:唯有以“技术突围”破局市场困局,以“管理精进”深挖降本潜力,方能助力彬长公司在行业寒冬中育出发展新机。围绕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理念,结合分管业务,从形势研判、问题剖析、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洞察行业大势,锚定“紧日子”战略航向。当前煤炭市场呈现“三重挤压”态势:一是价格持续下行,国内经济“供强需弱”的矛盾仍然突出,煤炭增速放缓、市场“旺季不旺”的现状令人担忧,吨煤利润空间压缩至50元临界点。二是产能替代加速推进,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等传统能源消费占比正在逐年递减,煤炭开采正从浅部向深部转移。三是安全环保刚性约束增强,彬长矿区灾害治理任务繁重、安全环保管理压力较大,煤炭安全生产投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基于这种“量价齐跌、成本倒挂”的困境,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等靠要”思维,将过“紧日子”上升为企业生存哲学,通过优化成本管控、推进精益管理、深化内部改革等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审视管理短板,扛起“紧日子”责任担当。在技术降本方面还要重点攻克以下几方面的难题:一是巷道一次设计、一次施工、永不返修做得还不够好,一些巷道底鼓严重、频繁起底,一些巷道施工时间太早、投用时间太晚,后续收敛变形,巷道维护费用增多。二是灾害协同治理技术和各灾害措施的精准性还不够成熟,尤其胡孟矿井多元灾害交织,各种治灾措施投入资金大,虽然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定向钻孔先压裂防冲后抽采防治瓦斯的“一孔多用”优化措施,以及“以孔代巷”取消高抽巷的优化措施等,但对各种治灾措施的效果评估做得不够好,措施的精准性和协同性还存在优化的空间。三是设计指导生产做得还不够精细,有时经常出现变更设计的情况,比如孟村矿的小煤柱开采设计变更导致已掘巷道封闭、负煤柱开采设计变更导致顺槽层位偏高、煤炭资源浪费,现场施工难度和成本也随之升高。
针对以上难题:一是加强巷道设计和施工的时间质量管理,确保设计科学合理,施工时间紧凑,避免过早施工导致资源浪费和后续维护成本增加;通过企校合作加强巷道底鼓治理研究,减少返修,降低维护费用。二是加大对灾害协同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更广泛采用“一孔多用”“一巷多用”等技术进一步优化治灾措施,结合效果评估优化抽采钻孔、防冲卸压钻孔布置,提高各灾害治理措施的精准性,降低资金投入。三是加强跨专业沟通协作,加强现场了解,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减少设计变更的情况发生,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三、深化精益管理,探寻“紧日子”实践通途。近年来,在技术降本方面,通过不断探索也实施了一些实效化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优化采煤工作面布置。工作面巷道布置由之前的五巷布置(运回顺、高抽巷、泄水巷、灌浆巷)变为目前的三巷布置(运回顺、泄水巷),工作面宽度由之前的180米逐步增加至220米、260米等,在满足安全回采的条件下,减少了成本投入,提升了生产效率。
二是持续优化掘进巷道设计。在每条掘进巷道设计之初,严卡2个指标:严卡掘进层位,尤其开拓巷道优先选择易掘进的岩体层位,减少生产成本;严卡支护参数,坚持“一面一策、一巷一策、分段支护”的差异化动态支护理念,结合巷道类型、用途、服务时间等因素合理设计巷道支护参数,必要时应用注浆加固、高强快速喷涂材料、高预紧力支护等新技术降低支护成本。
三是精准优化治灾技术措施。“一孔多用”技术:巷道掘进前,采用千米定向钻机沿巷道掘进方向施工定向钻孔,在孔内先开展地质物探,继而实施高压水后退式分段压裂,最后连接抽放管路进行瓦斯抽采,达到超前探放水、抽采瓦斯、超前预卸压和提高掘进速度等目的。“一巷多用”技术:设计施工了盘区底板集中治灾巷,采煤工作面涌水利用重力沿泄水孔下泄排水,并在底板集中治灾巷中布置瓦斯抽采钻场施工钻孔,超前进行瓦斯预抽工作,下一步还将利用钻孔向采空区进行注氮气、液态二氧化碳等精准防灭火措施,实现工作面防灭火协同治理,从而实现“一巷多用”。
四是创造条件复用相邻巷道。例如同采区同翼工作面布置复用相邻工作面外段的联巷、风桥、溜煤眼,既合法合规、又降低巷道群应力集中效应,还减少巷道掘进时间和成本。
五是超前措施提升生产效率。积极利用时间的超前和措施的有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安全的可靠,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超前治灾是高效生产的保障。近年来,公司灾害治理工作深植“一超三治三提升”理念,构建了“区域治理与局部治理相结合、地面治理与井下治理相结合、监测监控与超前预防相结合”的精准治灾模式,并依托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2-111瓦斯高效抽采等核心技术突破,走出了“立体化、协同化、本安化”的高效治灾之路。
过“紧日子”并非被动应付,而是主动突围的战略选择;不是短期权宜之计,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技术创新和灾害治理工作中,我们要当好“手术刀”,精准去除成本冗余;做好“催化剂”,以技术创新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以紧促发展,以精求效益,为企业降本增效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