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首页 > 文化建设 > 企业文化
杜媛言论:以“传帮带”绘就矿山女工奋进图
发布时间:2025-07-29 17:01:01     作者:杜媛   浏览量:163   分享到:

近期,大佛寺矿深入组织学习公司“礼赞劳动美 决战‘十四五’”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其中,白玉龙的事迹《矿灯下的薪火相传》,字里行间涌动的赤诚与担当深深触动着我。从懵懂学徒到技术尖兵,从孤身探索到团队领航,他用“技术要传承,管理更要用心”的箴言,如矿灯穿透巷道迷雾般,为我履行好女职工委员会主任职责指明了方向。尤其那句“传、帮、带”的传承之道,更让我坚信:矿山深处的薪火,不仅要在掌心传递,更要在巾帼肩头燃烧,让“她力量”在百里矿区共同闪耀。

“传”以匠心,筑牢巾帼成长之基

白玉龙总念起那位“三分火气”的王师傅——看似严苛的“刁难”,实则是将“精益求精”刻进骨血的执着。这份对卓越的较真,恰是我做好女工工作的范本。

思想上要“钻”,引领女职工把理想信念熔铸进矿山事业,在“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谱系中锚定坐标,让奋斗的决心如煤层般坚韧;能力上要“磨”,推动技能培训常态化,从设备操作到智能矿山新技术,让每一次学习都成为突破瓶颈的阶梯;服务上要“细”,把沟通做到心坎里、把工作落在实效上,让专业素养与热忱态度成为女职工的“双重铠甲”。正如白玉龙在井下摸索出的经验:“手艺是练出来的,心劲是磨出来的”,唯有将“传”的匠心融入日常,才能为巾帼成长厚植沃土。

“帮”以深情,撑起权益关爱之伞

从对徒弟海龙“掀被子”的严厉督促,到“赠手记”的郑重托付,白玉龙用行动诠释了“帮扶”二字的真谛:既有直面问题的锋芒,更有托举成长的温度。这恰与我们女工委“维护权益、关爱服务”的职责内核同频共振。

我们建立“心灵驿站”,为女工提供倾诉与减压的空间;开设健康课堂,为女工身心健康护航。但真正的精准帮扶,更要像白玉龙那样“把心贴近徒弟”,积极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意见征集等多种渠道,用心倾听并积极回应女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既要在权益受损时敢于“亮剑”,更要在迷茫困惑时递上“成长手记”,让帮扶不仅解当下之忧,更赋前行之力。

“带”以机制,激活协同奋进之力

白玉龙最令人钦佩之处,在于他将“个人光芒”转化为“团队力量”:从“周三小课堂”到“区队技术交流会”,再到“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把个人光芒化作照亮群体的星河,通过“带”,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目睹女职工们讲述“夫妻共担育儿责”的从容,深夜伏案核对数据、撰写材料的专注身影,以及女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勇敢发声……这些瞬间让我明白,“带”不是单向引领,而是搭建让每个人发光的舞台。因此,我们要积极推动“师带徒”“结对帮扶”等机制落地,让经验在切磋中流转,让智慧在协作中迸发。正如白玉龙所说:“煤矿工人不光要卖力气,更要会用脑”,我们要带起的,正是这种从“被照亮”到“主动发光”的觉醒,让每个女职工都成为矿山发展的“发光体”。

矿灯的光,是白玉龙对技艺的坚守;巾帼的光,是矿山女工对事业的赤诚。作为大佛寺矿女职工委员会主任,我愿做这束光的传递者:以“传”的执着筑牢根基,以“帮”的深情温暖人心,以“带”的智慧凝聚力量,让矿灯下的薪火,在巾帼手中代代相传,照亮矿山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新时代女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璀璨征程!(大佛寺矿 杜媛)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