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首页 > 生产经营 > 科技创新
小庄矿:效率翻3倍 旧件复用难题迎刃而解
发布时间:2025-11-07 11:42:41     作者:宣海飞   浏览量:81   分享到:

近期,小庄矿机修车间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校直平台”正式投用,成功攻克井下回收部件弯曲变形校正难、复用率低的长期痛点。

“此前,井下回收的皮带、H架、纵梁、槽钢等部件,因长期承受外力易出现弯曲变形,而校正作业长期依赖人工和气割加热的传统模式,凭经验把控施力力度与角度,校正精度难以保障,校正不足导致部件仍无法复用、校正过度造成材料直接报废的问题频发,旧件报废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回收复用工作推进,也增加了矿井设备采购成本。”该车间负责人介绍。

校正平台_副本.jpg

为打破这一困境,该车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多次在修复现场开展试验,从结构设计、受力分析、适配性优化等方面反复打磨,最终研制出“多功能校直平台”。该平台以高强度钢结构为基础,通过强化整体平面强度扩大校直范围,搭配四台液压千斤顶与可调节支撑凳,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变形程度部件的精准校正,既能适配多种型号的H架、纵梁、直托架、钢板及槽钢,攻克异形结构部件“冷弯”校正的技术难点;针对轻微至中度变形(弯曲角度<10°)的部件可一次性完成校正,变形严重的部件则通过分步多次施力,在常温环境下实现可控外力调节,精准恢复部件原有尺寸,最大程度保留材料力学性能,确保修复后部件完全符合安全复用标准。

自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其“高效、节能、精准”的优势迅速凸显。以井下常用的H架校正为例,单件校正仅需5至10分钟,全程仅需1名职工操控千斤顶、微调校直凳即可完成,无需额外耗材。对比传统作业模式,过去2名职工一天仅能完成10件轻微变形皮带架的校正,如今1人每天即可完成20件,工作效率提升3倍。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修复各类旧件百余件,有效降低材料报废率,为矿井节约设备采购与维护成本,真正将“变废为宝”落到实处,为井下设备回收复用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宣海飞)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