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降本增效”小故事】 铁运分公司: 过好“紧日子”才有“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5-05-27 15:13:16     作者:胡新   浏览量:157   分享到:
铁运分公司工电车间的维修台前,小赵盯着设备螺孔直犯愁。刚换上的螺丝像生了锈的门轴,拧两圈就“吱呀”打滑,他烦躁地把零件往桌上一撂:“这孔怕是得换套新螺丝才行。”说着就伸手去够抽屉里的备件盒。
“慢着!”老员工老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晃着半截磨平的锯条,“你瞧这螺孔壁,全是旧螺丝拧出的毛刺,跟锯齿似的卡着新螺丝,能顺吗?”他蹲下身,将锯条薄片探进螺孔轻轻旋转,金属摩擦声里,几缕暗红的锈渣簌簌落下。
清理完螺孔,老曹捡起那枚被小赵嫌弃的旧螺丝:“再试试?”螺丝刚触到孔口,竟“咔嗒”一声严丝合缝地旋了进去。小赵愣住时,老曹把锯条往他手里一塞:“别总惦记新零件,这锯条磨了三年,比新买的工具还懂‘啃硬骨头’。过‘紧日子’不是瞎省,是让老物件长出新本事。”
“对对对!”小赵攥紧锯条,学着在另一个螺孔里打磨,金属屑落在油布上沙沙作响,“曹师傅,剩下的让我来!以前总觉得旧东西该扔,现在才明白,会‘琢磨’才是真省钱。”
当最后一枚旧螺丝稳稳旋进螺孔,小赵直起腰时,看见老曹正把那半截锯条放回工具盒,盒底躺着不少磨扁的锯条、打弯的扳手,像一群沉默的老兵。他忽然懂了:降本增效从来不是生硬地“省”,而是像老曹手里的锯条,在日复一日的打磨里长出韧性,在精打细算的“紧日子”里,把每分力气都酿成通往“好日子”的铺路石。(胡新)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