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多数人沉浸于“五一”假期的阖家欢聚中时,在胡家河矿却有这样一群人以矿为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辛劳与汗水守护着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让“劳动最光荣”的信念在煤海深处熠熠生辉。
车轮上的“血管清道夫”:把责任胎压“打”到最满格
“我的岗位我负责,‘五一’坚守不缺位。”这是运输队胶轮车司机郭敏的誓言。晨光初露,他便已忙碌在岗位上。半跪在车轮旁,仔细检查车辆排气系统,手持胎压计仔细检测每个轮胎的胎压,指尖轻轻拂过胎面纹路,不放过任何一颗可能影响安全的碎石。掀开引擎盖,卸下空气滤芯,他像对待珍宝一样审视滤芯的每一丝缝隙,生怕有一点积尘影响车辆性能。
“车辆‘健康’是运输安全的根基。”郭敏边说边掏出点检表,逐项核对胎压、制动液刻度。擦净滤芯外壳后,他通过对讲机提醒班组成员:“今日巷道路面湿度低,浮尘较大,空滤易积尘,每跑两趟就得检查并清洁,发现异响立即停车报修——咱多花十分钟保养,就能减少故障。”
扣紧引擎盖,他满手油污却语气坚定:“咱们把‘血管’清干净,车子才能‘呼吸’顺畅。多查一遍设备,运输就少一分风险,矿井的‘动脉’畅通了,大家才能安心过节。”说着,他跨进驾驶室,按下启动键,仪表盘的灯光映亮了他汗湿的额头,也照亮了他对岗位的无限忠诚。
电流线上的“守夜人”:让每度电都走“安全通道”
一个背包、一顶安全帽、一身工装,机电队副队长张博带着他的“标配”走向属于自己的“战场”。即便在节假日,他依然坚守岗位,因为他深知,供电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听、看、查、验”每个动作都熟记于心,每一次操作都无比用心。他仔细检查每一台电气设备,检查接线是否松动、接地线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失爆等隐患问题,如同一位警惕的哨兵,守护着供电的“生命线”。
深夜的中央变电所,灯光映着他巡检的背影,万用表的蜂鸣声与设备的电流嗡鸣声交织,构成了矿山独有的夜曲。“电力是矿山的心脏,我们多走一步,隐患就少近一步。”他的声音混着设备的嗡鸣,却清晰得如同钟摆,在寂静的巷道里荡起回音。
“过节不能成为放松的理由,细微之处往往藏着隐患,不能因为过节而怠慢了工作、忽略了细微,我们要把每一次巡检都当作守护生命的‘心电图’来做,这是咱们机电人的责任,更是给节日最好的‘安全礼’。”张博语气坚定地说道。
焊花里的“变废魔法师”:让旧零件在火花中“重生”
在机修车间内,综掘一队电焊工刘卜已披挂上阵,焊枪喷出的弧光在金属构件间跳跃。他左手持面罩,右手稳握焊枪,沿着159三通缝隙精准施焊,飞溅的焊花落在厚重的工装裤上,烫出星星点点的痕迹,汗水沿着安全帽不断地流淌着。
“修旧利废”是他的工作信条,拆解废旧电机“挖”可用部件,修复磨损滚筒“续”设备寿命,报废锚杆经他之手化作临时支护“利器”。“一根焊条省半米,一个螺栓用三次,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他擦汗的动作带着自豪,焊枪起落间,旧零件在火花中重获新生。
谈及节日坚守,他目光坚定:“设备‘健康’了,生产才能顺畅。我们多焊好一处裂缝,就能少换一套新设备;多修复一件旧件,就能为矿上省下一笔开支。这个假期我们‘不打烊’,用焊花点亮‘变废为宝’的每一道工序,让旧零件在火花里‘重生’。”简单休息后,他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诉说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执着。
五一我在岗,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他们以胡矿人的初心和使命,默默奉献,用行动书写最美“敬业福”,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用汗水书写荣耀与辉煌。正是有了他们“五”数次的坚守和“一”直的初心,才让“劳动”熠熠生辉,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朱臻)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