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案例分享(十五)
发布时间:2025-10-10 15:40:05     作者:综合报道   浏览量:123   分享到:

为充分调动全员学习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参与降本增效行动的积极性,根据公司《关于开展“四种经营理念”落地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自5月份开始,公司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主动学习思考,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做出贡献。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交流分享“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案例。

今天推出案例分享第十五期,一起来看看优秀的“金点子”吧!

大佛寺矿:露天库可移动式防护棚 美观实用又降本

大佛寺.jpg

具体内容:为做好露天库存放设备、材料的防雨防尘工作,防止腐蚀损坏,大佛寺矿以往使用篷布进行遮盖。但由于篷布使用寿命较短,经风吹日晒极易老化,需要定期采购更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投入较大。对此,该矿自主设计加工可移动式防护棚代替篷布,在提高防护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投入。

取得成效:目前,该矿已在1#、2#露天库投用可移动式透明防护棚,所用钢材、PC透明瓦等材料及加工费用累计10万元,初步估算使用寿命最少可达5年。原使用篷布进行遮盖,两个露天库大概需要篷布50余张,且平均半年需全面更换一次,每张篷布按1078元计算,5年所需费用为1078×50×2×5=539000元。通过此举,两个露天库累计可节约费用53.9万元-10万元=43.9万元。


胡家河矿:废旧刮板等部件“焕新复用”

胡家河.png

具体内容:胡家河矿综掘二队针对井下刮板、链条、马蹄环等部件易出现锈蚀、磨损、缠绕等问题,创新实施“焕新复用”闭环管理。通过建立“回收—修复—复用—储备”全流程机制,由专人负责筛查分类:可直接复用部件经高压冲洗与专业拆解后复用;变形磨损部件则通过校直、补焊等工艺修复并严格验收。该做法显著提升了旧件复用效率,为矿井节支降耗与绿色生产提供了有效路径。

实施效果:实施后,所需马蹄环、刮板、链条及中部槽等材料通过采用修复件,单次可节约采购成本约1784元。截至目前,已累计节约材料费8万余元,废旧部件复用率同比提升25%,超半数修复件已重新投入井下使用,实现了降本增效与绿色生产的双赢目标。


小庄矿:优化综掘机电子围栏装置

小庄矿_副本.jpg

具体内容:小庄矿原本每台综掘机安装5台电子围栏(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控制台各1台),井下6处掘进工作面共安装30台,每台投入1.7万元,总投入需51万元。为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投入成本,该矿通过对标孟村矿管理经验,并经试验论证,对安装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仅保留右前、右后、控制台3台电子围栏,经测试仍能完全实现人员靠近预警功能。

实施效果:优化后,每台综掘机电子围栏用量减少2台,6处掘进工作面共减少12台,回收的设备可用于后续更换,直接节约费用20.4万元,在不降低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大幅压缩了设备投入成本。

 

文家坡矿:设备编码系统提升检修工作质效

文家坡_副本.png

具体内容:文家坡矿选煤厂引入设备编码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工单管理,对风机、水泵、破碎机、皮带机、振动筛等设备物料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编码,共完成设备及部件编码3600余条、管道编码338条、物料输送溜槽编码381段,并为每台设备标注唯一ID信息,涵盖设备类型、安装位置等关键数据,构建起完整的设备身份档案库。

实施效果:该系统有效保障了维护设备的唯一性与可识别性,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化管理效能。在维护检修过程中,仅需提供设备编码,系统即可实现精准定位。维护人员还可随时查阅设备历史故障记录,迅速锁定问题症结,反馈更为及时准确。自设备编码系统投用以来,派工时间减少约70%,故障定位时间缩短约60%,检修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孟村矿:恒压供水 蹚出降本增效“新路子”

孟村矿_副本.jpg

具体内容:孟村矿采用排水系统清污分离的方式,在井下负责清水排放的二号主排水泵房内建设恒压供水系统,将采空区回收的清水过滤复用至供水管网,并在供水管网关键节点部署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数据输送至调度中心控制平台,实现对供水系统运行状态的全方位、全天候精准监控。

实施效果:该系统投运后,矿井供水系统故障响应时间大幅缩减,每天可降低水处理量约5000m³,年节约电费超80万元、水处理成本费61万元,管网漏损率降低40%,有效杜绝了资源浪费,推动矿井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文家坡发电公司:电能量采集系统技术升级

发电公司.jpg

具体内容:电能量采集系统是电力计量计费自动化体系的核心。文家坡发电公司当前采用的EDAD系列与DF6208电能量采集终端,存在安全稳定性不足、采集冲突(因采集周期重叠导致数据缺失)、抄表及数据核算效率偏低三大关键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计算精度与数据采集效率,该公司实施了针对性改造:升级终端版本,强化系统安全性与自检能力;错开两套终端的采集时间,规避采集冲突;扩展三通道采集模式并简化数据校验流程,优化采集与核算环节。

实施效果:升级后,电能量采集系统安全性显著提升,有效杜绝了非法入侵;数据丢失率从3%降至0.1%以下,数据收集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抄表时效性提高,数据核算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内,运维效率显著提升。

 

生产服务中心:冷焊工艺巧解水马达维修难题

服务中心.jpg

具体内容:水马达是煤矿乳化液泵站的关键部件,长期依赖新件更换,不仅采购成本高昂,而且维修周期较长。面对这一难题,生产服务中心技术团队主动攻关,开展自主修复,采用先进的冷焊修补工艺,通过表面打磨清洗、按比例调配TS112钢质修补剂、精细涂敷、室温固化及机加工等系列工序,精准恢复磨损部位尺寸,同时结合轴承等配件更换与规范组装测试,全面恢复设备性能。

实施效果:该方案成功盘活了旧件资源,精准解决了核心故障。修复后水马达性能达标,单件成本仅0.5万元,较采购新件节省5.5万元;单套乳化液泵站节约16.5万元,全年累计减少采购支出逾66万元。在成本显著降低的同时,维修周期也大幅缩短,有力保障了设备高效周转,为矿井稳定生产提供了可靠支撑。

 

铁运分公司:DF7c型内燃机车电预热锅炉升级改造项目

铁运分公司.jpg

具体内容:铁运分公司现有5台内燃调车机车,寒冷天气下当无调车任务时机车需入库待备,原机车燃油预热锅炉易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燃油消耗多,致使运输成本升高且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分公司经过深入研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拆除机车原燃油预热锅炉与循环水泵,将电预热锅炉、循环水泵、PLC 控制柜等设备布置于整备间固定位置,待需加热机车冷却水时,启动水泵和加热器并打开截止阀,使冷却水强制循环加热,以实现机车滑油、燃油预热效果。

实施效果:使用改造升级后的电预热锅炉,分公司每台机车每年可节省生产成本5万元,减少碳排放2509kg,在降本提质增效与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


电力公司:激光清障仪护航电网安全

激光清障仪_副本.jpg

具体内容:电力公司所维护的供电线路常面临树木过高、悬挂异物等问题,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威胁。由于线路处于带电状态,清除异物难度较大,存在安全风险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电力公司创新应用激光清障仪助力树障和异物清理工作。

实施效果:激光清障仪采用对电力系统主体设备无害的激光波段,从地面发射可控激光,对高空异物进行远距离切割清除,适用于大多数架空线路及高压装置中非金属异物的清除,可实现带电、远程、非接触式作业,有效保障了矿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