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首页 > 生产经营 > 经营管理
胡家河矿:全链管控降成本 全员攻坚提质效
发布时间:2025-09-03 15:56:27     作者:田磊 张玉明   浏览量:106   分享到: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紧扣“协同增效年”主题,深植“四种经营理念”,以全链条成本管控为抓手、全要素质效提升为路径、全员参与管理赋能为支撑,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全力深挖潜在价值,蹚出一条兼具实效性与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图一_副本.png

织密全链条“防护网” 破解成本难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持续攀升的成本压力,该矿摒弃“等、靠、要”的被动承压惯性思维,以“主动出击、精准破局”的进取姿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三位一体原则,精准锁定成本管理中的短板与薄弱环节,精心构建起一张覆盖全业务链、贯穿全流程的成本管控“防护网”,实现成本管理无死角、无漏洞、无盲区的“三无” 目标。

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管控”的成本管理模式,严把审批流程“关键关口”,建立“多层级审核、全流程追溯”闭环机制,将成本管控责任细化到岗、精准落实到人,对每一项支出进行严格核查,坚决杜绝不合理、不必要开支。深入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持续优化“模拟库房”系统,合理资源配置,推动材料从物资超市出库到井下施工地点使用的全流程动态管理,并通过班清班结实现材料消耗及库存动态实时监控,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大幅降低闲置资产积压率和库存管理成本。

图二_副本.png

激活全要素“新引擎” 点燃发展动能

在创效攻坚的征程上,该矿打破传统思维“枷锁”,以立体化、多维度的创新思路为“金钥匙”,在人力资源优化、资产盘活利用、技术改造升级等关键领域多点发力、精准突破,让每个生产环节都成为价值创造的“阵地”,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引擎动力”。

纵深推进设计降本、管理降本、技术降本等重点项目实施,深化定编定员管理,优化队伍结构、调整劳动组织,做到人岗精准适配、高效协同作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通过顶煤探查孔技术创新,积极发挥“一孔多用”效能,实现隐蔽致灾因素精准普查、顶煤资源最大化回收,顶煤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加强物资现场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待处置、待报废和可调剂分区管理模式,积极拓展内外调剂渠道,盘活闲置物资原值1413.81万元。深入开展“三小一练”“五小”创新、修旧利废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深度挖掘潜藏在生产流程各角落的降本增效空间,让每一项创新成果都能转化为实际红利,全方位释放创新创效的澎湃活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图三_副本.png

构建全员参与“同心圆” 凝聚攻坚合力

降本增效绝非“独角戏”,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大合唱”。该矿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修订完善《成本效益考核管理办法》《成本考核管理办法》,强化分级管理,构建起“系统抓、抓系统”的作业成本目标责任体系,将成本指标逐级细化分解至“神经末梢”,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与岗位,使考核机制成为反映工作成效的“晴雨表”和推动工作的“风向标”。

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引导全体员工深刻认识降本增效对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从大局着眼、从细节着手,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凝聚群策群力,持续推进全价值链降本增效,促进矿井持续健康发展和运营效率稳步提升。严格落实机电运输设备“网格化”管理、包机制和点检制等要求,做细做实设备日常班中检修、计划检修,提高设备巡检、维保和检修质量,大幅减少设备故障误时和应急性检修频次,为矿井稳产增产筑牢坚实的设备“保障线”。

下一步,该矿将持续精准“把脉问诊”、科学“对症下药”,构建“全员深度参与、全过程严格管控、全方位无缝覆盖”的成本管理体系,深挖内部潜能、厚植创效优势,奋力谱写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田磊 张玉明)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