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首页 > 生产经营 > 经营管理
【降本增效】孟村矿:集众智撬动降本增效“大乾坤”
发布时间:2025-10-28 10:43:28     作者:孙超   浏览量:53   分享到:

进入四季度,孟村矿持续深化拓展“四种经营理念”,将技术创新作为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一项项管用实用的创新成果不仅体现着能源保供的初心,更激荡着“省下来就是赚出来”的创效智慧。

配图1_副本.jpg

高位定向钻孔施工曾让抽采队生产三班班长雷小红头疼不已,由于受孔斜控制难度大、钻孔缩径后筛管下入阻力大等因素影响,经常出现筛管卡堵、下入失败的情况,严重影响瓦斯抽采效果与施工进度。

如何解决这一“顽疾”?该队技术员孙哲跟着班组蹲点观察,结合现场实际创新“直-增-稳”三段式轨迹优化设计,并将符合强度要求的报废钻头改造后用于破除缩径孔壁,引导筛管沿钻孔轨迹精准下行。经过现场论证,钻孔成孔率提升30%以上,每年可节约钻头采购费用8万余元。

配图2_副本.jpg

“每次拉移电缆都捏着一把汗,就怕一不小心刮破绝缘层,现在装上防护套,作业起来心里踏实多了。”谈及近期新安装的电缆王字架防护套,综采队电工班长张文刚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工作面回采,设备电缆也需同步向后迁移,而吊挂电缆的王字架由于结构棱角突出,极易造成电缆绝缘层损伤,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此,机电部技术骨干聚在一起琢磨,参考柔性缓冲材料应用原理,使用高强度耐磨橡胶对王字架进行全方位包覆,避免了电缆与金属棱角接触,有效提升了供电系统稳定性。

配图3_副本.jpg

面对废旧物资处置难题,该矿坚持“物尽其用、无不可用”的管理理念,对于非一次性消耗物资,运用鉴别筛选、自制加工、内部流通等手段,最大限度挖掘废旧物资剩余价值。

制氮站八台局部换气扇由于长期处于高粉尘、高负荷工况,陆续出现电机异响、扇叶卡滞、线路老化等故障,严重影响作业区域正常通风。为此,机修车间第一时间组建专项维修小组,制定“拆解排查-分类修复-组装测试”维修方案,通过绕制线圈、校正外壳、更换配件等维修手段,让原本损坏待弃的设备迎来“新生”,均达到正常使用标准。

“能维修的坚决维修,无法维修的就拆解配件用于其他地方,绝不能浪费一颗螺丝钉。”车间负责人杜明兵的话,道出了全员成本意识的转变。

同时,针对外部采购的预制块单价高、质量参差不齐这一现状,车间技术人员反复探索试验,将井下回收的报废钻杆、锚杆二次加工,根据矿井需求制成多规格模具,并严把混凝土配比、浇筑、找平、脱模、保养等全流程工艺关,确保承重强度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一系列创新成果,凭借着不起眼的小投入,实实在在啃下了生产难题,算清了增效细账。下一步,该矿将持续集众智找“节”点,汇群力贡献“金点子”,努力实现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全面压缩矿井运行成本,实现降本节流、提质增效。(孙超)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