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库房的材料架层层叠叠,早已没了往日的整洁。浮锈的螺栓、蒙尘的阀门、磨损的齿轮…… 在昏暗的光线下无声堆积。车间材料员捏着被退回的领料单,眉头紧锁:“新零件一个劲往库里添,这些旧件却在这儿吃灰占地?”材料员小陈望着日益臃肿的材料架,愁容满面:“主任,再这么下去,库房真要装不下了!”
这般触目惊心的浪费景象,同样沉甸甸地压在车间主任刘文宝的心头。“旧件堆成山、形同废土,新材料却像开闸的洪水不断涌入。”他喃喃自语。当前,矿井上下正齐心协力过“紧日子”,这类扎眼的浪费犹如卡死的锈阀,正是降本增效需要攻克的重点。一次巡查时,车间角落里一个被丢弃的阀门格外显眼,铜铸的阀体厚重坚实,只是根部螺纹有磨损,却已在废料堆里等着被腐蚀。刘文宝俯身拾起,呛鼻的锈蚀味直钻心尖:“既然新料消耗如流水,何不让旧件循环利用起来?”这道灵光闪过,让他醍醐灌顶。
从此,刘文宝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嘈杂的车间。他拦住满手油污的周班长:“周师傅,这阀芯真的不能用了吗?”他拉着技术员在图纸堆里反复研究:“打磨之后,强度能达标吗?”他和材料员对着台账逐项核对:“旧件型号能不能精准匹配新的需求?”…… 就这样,刘文宝首创了“四步领料法”,将置换旧件、库管鉴定、库房核销、台账闭环四个环节紧密串联,像精准咬合的齿轮般严丝合缝、缺一不可。这一方法以“物尽其用”为核心,力求把每一份材料的剩余价值都彻底挖掘出来。
一天,电工老张急需领取一盒高强度螺栓,材料员指向角落那堆拆下来的旧件:“张师傅,按新规矩,得先用这些‘旧件’来换。”“这不是存心折腾人嘛!”两人当即吵了起来。刘文宝闻声赶来,拿起一枚旧螺栓耐心解释:“张师傅,这些螺栓的螺纹稍加修复,强度完全能达标。‘紧’的不是咱们干活的手脚,而是浪费的口子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咱矿上实实在在的血汗钱。”
与此同时,他召集技术骨干成立“旧件复活”小队。面对一个阀体完好、仅密封圈老化的高压阀门,他像修复艺术品般精心处理:精准拆解、打磨内壁、更换定制密封圈…… 两天后,这只“重生”的阀门重新上岗,性能堪比新件,成本却不足新件的三成。当修复后的旧螺栓、复活的阀门在岗位上重新焕发生机,当报表上冰冷的数字开始有了积极变化,这些“再生资源”的价值便愈发不可估量。
站在焕然一新的库房里,刘文宝看着被赋予二次生命的钢铁部件,感慨道:“这紧日子不是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而是用智慧和巧手,把‘紧’字拧成一股增效的绳,把废铁炼成真金。”他拿起手中那份流程顺畅的领料单,心中豁然开朗。节支降耗的真谛,就藏在这些曾被遗忘的旧件里。唯有转动思维转变的“扳手”,才能拧开效益的泉眼,让每一寸钢铁都流淌出“真金白银”的光芒。(小庄矿 宣海飞)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