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安全文化理念故事】井下“听风人”
发布时间:2025-08-06 16:30:25     作者:陈同浩   浏览量:103   分享到:

城市的喧嚣尚在月光的薄纱下沉睡,张博的一天便已悄然启程。作为矿井测风员,他以脚步丈量巷道,用数据编织无形的安全网,默默守护着煤海深处每一次至关重要的呼吸。

第一站照例是学习室,班前会的气氛总带着几分肃然。张博凝神端坐,笔尖沙沙作响,纸页上认真记录每一项测风任务与叮嘱。“今天要重点关注采区通风,新开的巷道必须确保风流稳定。”专注,是他保障安全的第一块基石。

步入设备室,测风仪、秒表、记录簿……一件件设备在他手中被仔细检查、调试。张博常说,这些便是他的“耳目”。“井下通风的顺畅,全系于它们的灵敏。”语气里透着不容轻忽的郑重。

工装上身,罐笼沉入“地心”,张博带着他的“耳目”抵达采区,熟练选定符合标准的测风点,开始“悬丝诊脉”。他一边校准仪器,一边解释:“测风地点的选择非常关键,必须符合标准,才能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校准完毕,他手持测风仪,沿着巷道断面按规定路线匀速移动,目光紧锁仪器跳动的数字,秒表嘀嗒,精准捕捉风流的轨迹与脉搏。每一次测量,他都一丝不苟地重复三遍。结束这一区域的工作后,他的身影再次没入纵横的巷道。

忙碌一天,张博带着记录数据的手册升井。倦意被责任驱散,他将采集的数据细细梳理、分析和录入。将新数据与历史数据仔细对比,检查各项通风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这些数字并非冰冷的符号,通过分析能及时发现通风系统潜在的问题,为调整优化提供依据。”他轻声介绍道。

“想到能为兄弟们守住安全的作业环境,每一步便都踩得实、走得直。”这群井下“听风人”,日复一日,用脚步叩问,用仪器倾听,用一颗滚烫的责任之心,无声地守护着矿井安全防线。(文家坡矿 陈同浩)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