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锚定“全域提升、动态达标”目标,以“朴素实用筑底线、安全高效强内核、创新驱动促升级”为实施路径,深耕动态达标和精细管理,推动全域标准化建设从“局部达标”向“全域示范”跃升,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教培一体 让“标准化”入脑入心
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该矿将教育培训作为破题的关键着力点,以“创新赋能+责任压实”双轮驱动,构建“四抓四强”安全管理矩阵,全力推动安全意识与标准化理念深度融合。建立“日常浸润式教育+事后复盘式剖析”双轨机制,打造VR沉浸式教学场景,常态化开展“职工上台讲”活动,让职工在“看、听、感、悟”中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认知转变。推行“四位一体”精准培育模式,通过“过筛式”日常培训夯实理论基础,“随机式”现场问答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全程式”监控纠正规范操作细节,“竞赛式”比武激发赶超意识,形成“学、考、练、评”闭环提升体系,培育出一批“标准作业示范岗”和“本质安全放心人”。
数智赋能 让“标准化”触目可及
步入该矿调度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智能监控大屏构筑起“数字孪生”监控矩阵,实时数据如流动的“数字血脉”,精准勾勒出井下安全生产全景图谱。
为推进安全管理“可视化、透明化”,该矿构建“无死角监控网络”,331台高清防爆摄像头织密关键区域监测网,AI智能识别模型全天候捕捉违规行为,危险区域“电子围栏”自动预警并实施纠偏,形成“人防精准、技防严密、智防高效”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以提高掘、支、锚、运、破成套掘进装备平行作业与协同控制能力为目标导向,先后引进全断面掘锚一体机、EBH300M-2H型岩巷掘进机等快掘设备,构建起“智能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掘进作业模式,实现了井上下远程控制、可视化监控、自动截割、智能导航和“一键启停”等功能,显著提升作业安全系数和单进水平,提高掘进综合工效,有效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精细管理 让“标准化”落地生根
全域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系统推进的综合性工程。该矿强化制度体系建设,累计制定出台20余项配套管理制度,构建起“五层责任网络+三全管理模式”的立体化管控体系,统筹推进“亮点工程创建、本质安全路线打造、精品工程建设”等重点任务。
该矿按照“素颜达标、动态达标”的原则,实施“一头一面一系统一硐室”精品创建工程,将标准化创建理念深度融入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全力打造标准化作业现场,从设备编码牌、标识牌、电缆走向牌的精准悬挂,到管路、线路的统一规整吊挂;从井下高速路、“一通三防”设备设施的高标准打造,到胶带输送机、工作面支架的横平竖直、科学布局;从水仓硐室、职工休息区的精细化管理,到井下作业现场各类牌板、防护栏、物料的定置码放,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由小及大、由外至内、整体提升的建设目标。
考核激励 让“标准化”长效赋能
为充分激发全员参与达标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该矿充分利用考核评价“指挥棒”,秉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惩并重的“双导向”原则,运用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双抓手”,以正面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反面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干部职工围着标准转、盯着标准干。
在综合考核中,该矿将基层区队划分为生产单位和辅助保障单位两个序列,实施月度量化考核、即时结果兑现,让先进单位获得荣誉表彰与薪酬激励,对落后单位进行公开通报与责任追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定期组织召开正反典型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剖析共性问题短板,通过“典型引领、分类指导、全域提升”方式,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整体进阶。(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