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争做“四个示范”】胡家河矿:多维“掘”招破局 解锁快速掘进高效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24 11:07:57     作者:田磊 宫东豪   浏览量:79   分享到:

单进提升是矿井稳产高效的关键。今年以来,胡家河矿直面采掘衔接的制约性难题,紧扣“强安全、精治灾、优接续、提质量、增效能、促发展”主线,以技术优化为根基、精准施策为抓手、装备升级为支撑、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打响掘进攻坚战,为矿井圆满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筑牢长远发展根基提供了坚实保障。

锚定关键 夯实提质增效“硬底盘”

该矿锚定掘进提质增效的关键点,坚持科学优化掘进工作面支护参数,科学调整工艺流程,确保实现正规组织、正规循环、正规生产的全面高效落地。全方位强化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遵循“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原则,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巷道差异化显著的特点,及时精准优化巷道设计方案与支护参数,为矿井高产高效提供持续有力的技术支撑。

坚持“每日分析、月度总结、持续提升”的闭环工作模式,每日组织召开生产协调会,对安全生产状况、各单位任务完成进度及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细致地复盘与深度剖析,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掘进工程质量,保障各项工作安全平稳、高效有序推进。

图二_副本.jpg

精准施策 冲刺掘进提效“新速度”

该矿持续深化顶层设计优化,对矿井巷道布置、通风、运输、供电、排水、洗选等关乎全局的生产系统,开展全面彻底、无死角的排查梳理,进一步科学优化巷道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确保各生产环节、系统始终保持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针对煤层顶板岩巷支护,取消钢带支护工艺,将规格为φ21.8×7100mm的锚索优化为21.8×6300mm,布置方式由“4-0-4”调整为“3-0-3”,大幅降低支护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支护效率;面对回采巷道,优化支护间排距,将顶板七孔钢带调整为六孔钢带,精准适配现场地质条件;严格规范实施零星工程“揭榜挂帅”内部竞标机制,内部协调效率显著提升,相较原计划工期缩短5%~12%。

图三_副本.jpg

装备升级 亮出单进提升“硬招式”

为有效解决掘进技术装备对掘进效率的制约瓶颈,该矿聚焦地质条件和掘进工艺耦合的关键节点,全面推进EBH300M-2H型岩巷掘进机和“综掘机+钻锚平台”快掘系统的应用,先后引入高效液压锚杆钻机、电动张拉泵及轻量型张拉千斤顶等设备,推动掘进工程质量和劳动工效实现双重提升。

科学调整403105运输巷管路安装工艺,采用多层管架将压风、供水及排水管路安装在巷帮腰线以下位置,不仅提升了安装效率,还极大降低了管路吊装作业风险。以加大设备检修力度、提高设备开机率为着力点,成立机组、电气、皮带等技术诊断组,通过自查与技术“会诊”相结合的方式,从设备的检修工艺、保养、维护、验收等不同维度进行“局部深度检查”,有效缩短检修时间,延长设备开机时间。

图四_副本.jpg

激活动力 点燃掘进生产“强引擎”

要进尺,更要高标准。该矿以“安全掘进、高效掘进、智能掘进”为导向,严格践行掘进工作面“十条红线”“三严抓三必须”工作标准,确保“一次设计、一次支护、一次成巷、永不返修”目标实现。创新推行“无缝式”高效衔接的交接班管理模式,建成高效掘进、连续无间断运输的快速作业线,生产准备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30分钟,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依托内部市场化,差异化核算进尺单价,制定与工作强度、工作量相匹配的结算定额,形成按劳取酬、优质优酬的收入分配制度,彻底打破“大锅饭”分配模式,建立“责任田”清晰的考核机制,实施“分灶吃饭”公平合理的差异化激励。根据不同生产条件,将有效进尺划分为多个梯度合理的档次,实施台阶式奖励制度,充分激发各班组工作积极性,全面释放矿井掘进生产的强劲内动力。(田磊 宫东豪)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