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首页 > 生产经营 > 人力资源
小庄矿:成长链串起人才梯 “步步生花”向云端
发布时间:2025-07-31 17:37:41     作者:计忠荣   浏览量:94   分享到:

人才是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硬核引擎”。近期,小庄矿围绕“聚、育、留、用”人才兴企战略,在新工培育、全员能力素质提升、“三基”建设和年轻骨干作风能力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巧”搭人才梯队,打通人才“成长链”。

新工培育“扣好第一粒扣子” 筑牢人才源头活水

新工是人才梯队的“源头活水”,该矿从新工入职前就着手构建系统化培育体系,助力新工快速融入、稳步成长。

1.新工军训_副本.jpg

该矿将准军事化训练与矿井工作特点相结合,开展为期15天的新工军训活动,通过队列训练强化纪律意识,借助团队协作提升凝聚力。“没来矿上之前,我还不知道每年的六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通过这几天的系统学习,我对‘安全第一’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该矿在军训中特别融入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应急逃生演练模拟井下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让新工在实践中掌握自救方法和安全知识,扣紧了新工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同时,依托高工大讲堂、区队实操培训等载体,组织新工开展矿井概况、岗位基础操作等集中培训,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模式,帮助新工快速明晰岗位要求,为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全员赋能“架起成长立交桥” 让人人学有所成

打通人才“成长链”,关键在激活全员潜力。该矿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让每位职工在学习中受益、在实践中成才。

打破传统培训边界,构建“内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矩阵。对外借势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加速人才能力提升。对内依托各类教学平台,开展模拟演示、现场教学等精准培训,覆盖各工种需求。

2.全员能力素质提升_副本.jpg

整合“外聘专家+内邀专兼职教师”资源,结合培训平台与试题库开展系统培训,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通道。薪酬分配上持续向技术、技能人才倾斜,设立技能津贴、师带徒补贴等,鲜明“学技有功、精技有奖”导向,让职工提升技能有动力、有奔头。

“三基”建设“培厚成长沃土” 夯实人才发展根基

“三基”建设是人才培育的“压舱石”。该矿从基层、基础、基本功入手,为人才成长厚植肥沃土壤。

推进“一班组一品牌”,丰富班组建设内涵。实施班组长“头雁领航”工程,通过“骨干授课+专家讲学”提升履职能力。部分区队深化“亲情助安”等活动,推动班组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作为”。

3.技术比武_副本.jpg

各岗位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强化制度闭环执行。该矿机电队开展分工种专项强训,针对电工、变电工等关键岗位,聚焦停送电程序、故障处置等内容,强化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能力。

常态化开展“三小一练”、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活动。该矿通风队精细设置了整个掘进工作面的模拟实验场景,9名瓦斯检查工同台竞赛,以实战化比拼锤炼本领。

微信公众号开设“三基”建设专栏,强化宣传引导和岗位达标考核,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助推职工基本功在实践中持续夯实。

骨干培育“搭建登高阶梯” 推动青年人才挑大梁

“近日,第四届‘彬长杯’技能竞赛传来捷报,我矿综采队张世潇、通风队花峰分获综采电工、瓦检员第三名!”这是该矿年轻骨干培育成效的生动注脚。

年轻骨干是发展的“生力军”。该矿聚焦年轻干部作风能力提升,通过“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促其成长。建立“一线淬炼”机制,将急难险重任务作为“练兵场”,优先安排年轻骨干挑大梁。推行“作风能力双考评”,将结果与晋升、培训直接挂钩,建立年轻骨干“成长档案”,精准补训短板,推动从“单兵突破”到“梯队共进”。

“矿井对年轻人越来越重视,我们干活更有拼劲儿了!”在全面轮训中选派优秀班组长、技术员外出参加培训。每月利用周五“技术技能提升日”,邀请中级以上职称人员、高级工开展对口帮扶,加速年轻骨干成长,形成“选育用管”闭环的人才梯队格局。(计忠荣)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