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今年以来,孟村矿坚持将人才强企战略贯穿于矿井生产经营核心脉络,以“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为抓手,在育才用才上出实招、求实效,让各类人才竞相迸发、才尽其用。
百米井下,机电队维修电工张国龙正俯身检查设备,在他的身后,徒弟文金龙正认真学习师傅的每个动作。“这些机电设备可不认人情,一个螺丝的松动就可能让整个矿井停摆,咱们肩上扛着的可是几百号人的安全。”文金龙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班时师傅对自己的叮嘱。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作用,持续扩容矿井人才“金字塔”,该矿结合实际制定下发《“师带徒”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两大岗位培养目标,并于今年四月初举办“师带徒”拜师仪式,从培养期限、实施路径、考核标准三方面对师徒双方提出具体要求。
曾经面对设备故障手足无措的文金龙,如今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一跃成为技艺精湛的检修“尖兵”。而像他们这样的师徒,该矿今年还签订有97对。徒弟既能跟着师傅学,师傅又能从徒弟身上受启发,不仅加速了师徒双方的成长,更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以前下井主要是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现在跟班不仅要盯掘进每个流程,还要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正在综掘二队轮岗的生产技术部科员王忠德深有感触。
轮岗交流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的关键举措。该矿创新实施“基层轮岗+定向培养”机制,对采掘区队、辅助区队、生产科室三个范围内的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轮岗,通过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锤炼本领,加速成长为“一专多能”型人才。
与此同时,该矿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要求部门、区队负责人“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用心用情帮助轮岗人员迅速适应新环境、尽快融入新岗位,确保轮岗期间实现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双提升。
“通过‘纵横轮岗’培养方式,让技术人员从熟悉的工作环境走到新岗位、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既铺就了人才成长快车道,又可以充分挖掘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该矿人力资源部经理殷卫伟介绍道。
吕大钊荣获“宿州煤电杯·新时代最美矿工”、曹坤峰荣获2024年度陕煤集团“最美员工”、刘文涛荣获2024年度陕煤集团先进个人……这一系列极具分量的荣誉称号,是孟村矿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种下智慧之林,方能群英荟萃。未来,孟村矿将紧密贴合企业人才现状,持续加码人才投入、深耕行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公司打造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孙超)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