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开源节流,既要宏观着力,亦需精耕细作。今年以来,胡家河矿深入贯彻落实“四种经营理念”,秉持“小细节撬动大效益”的管理思路,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持续攻坚,将降本增效“触角”延伸至生产全链条,用“指尖效益”书写着精细化管理的新范式。
小创新撬动大效益
走进该矿区队物资库房,一组组“会说话”的数字标识牌格外醒目。依托“12335”物资管理体系,该矿综采队将500余项、价值300万元的物资分类放置,成功实现“账-卡-物”相符的数字化管控。这一创新不仅使物资查询时间缩短至1分钟之内,更让库存周转率提升超10%,积压物资盘活率超15%,从源头上避免了物资浪费。
井下诸多创新成绩更为亮眼,运输队采用自有胶轮平板车替代部分租赁车辆,创下单月节省租赁开支超20万元的好成绩;防冲队自主加工的定向钻钻杆运输小推车,让定向钻孔施工效率提升了28.6%,实现工效、安全双保障……这些“金点子”催生的裂变效应日益显现,目前已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生动诠释了“剩下的就是赚下的”这一朴素真理。
“自主施工每米可节约成本1000元,再加上设备折旧和人工费节省,总效益可能突破800万元……”在402104工作面井下长距离定向钻孔自主施工及压裂期间,防冲办工程技术人员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一笔账,而这种“毫米级”的成本核算,成为矿井将“四种经营理念”融入安全生产的鲜活注脚。
安全即效益的生动诠释
对于水、火、瓦斯等多种灾害耦合叠加的胡家河而言,安全投入从来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价值创造的支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源泉。
6月份,该矿在抽采管路回收复用工艺上的突破,成为安全与效益双赢的典范。通过优化拆卸流程、改进接口修复技术,实现上隅角瓦斯抽采管路100%回收复用,不但消除了废弃管路堆积的安全隐患,同时单个工作面更直接节省成本近90万元。这些焕发“二次生命”的管路,既是瓦斯治理的安全屏障,也是降本增效的生力军。
高压管路防护升级同样体现出“安全即效益”的理念。针对接头法兰密封爆裂可能导致的高压液喷射伤人风险,该矿通过精准测量定制铁质防护罩,使其完全贴合接头法兰,防护面积扩大3倍以上,防护强度较旧方式提升200%。这一改变从根本上杜绝了高压液喷射伤人事故,实现风险“清零”。看似简单的防护罩升级,不仅守护了职工生命安全,更避免了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用小投入换来了大安全、大效益。
人人都是降本主角
“四种经营理念”在胡家河矿并非束之高阁的口号,而是每个职工践行降本职责的行动指南。
该矿建立“全链条成本管控、全要素价值创造、全员性责任落实”工作机制,从年初便将各项成本指标分解到各区队班组,形成“矿领导牵头、部门协同、区队落实”的责任闭环。同时,大力倡导“节约从小做起”理念,号召干部职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让细节节约、全员增效成为共识。
“全矿将秉持‘精益管理、创新驱动’理念,把成本管控作为核心竞争力抓手,以降本实效为可持续发展奠基,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创降本增效新格局。”该矿董事长、总经理宋红立在“四种经营理念”讨论中谈到。
1至7月份,该矿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实际完成1963.87万元,节约资金投入981.93万元。“能修复的不报废、能复用的不领新”成为降本常态,井下物资形成“回收—修复—复用”的良性循环。
后四个月,胡家河矿将以“蚂蚁啃骨”的韧劲,在煤炭行业持续下行期蹚出一条“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潘森)
编辑:达文娟